ib难还是高考难(ib课程内容)
发布时间:2022-08-05 11:36 作者:alevel小助手 点击次数:143 联系电话:13610913112
ib难还是高考难(ib课程内容)
ib难还是高考难
如果单单比较课程难度的话,IB更难一些。
IB涉及更多的大学知识,内容更多一些,而且IB要求学习的科目比较多,远远多于高中课程。(IB两年的知识内容,大概相当于大学一年,但是作业等内容远远多于大学。
ib难还是高考难(ib课程内容)
而且IB体系会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思维,学生除了考试,做论文也是常事。这比做卷子更加有难度。
升学难度:
如果要比较两个体系升学的难度的话,明显是不可以比较的。
原因在于中国大学的录取方式比较单一,而不少欧美国家大学的录取方式更加多元,各种教育体系的人都录取(有倾向性的)。很显然,读IB的学生申请出国更容易一点;而高考的学生参加高考,去中国大学更容易很多。
学习IB课程,申请主流国家都没有问题,英国,美国,澳洲,加拿大等国家的名校对IB成绩的要求不同,学生提前了解即可。
那么IB课程有什么特点呢?
IB注重思维培养:IB喜欢培养人的思辨思维,又不喜欢上哲学课,也不上逻辑课,而是在每门课中安排了一些思辨小游戏(思辨、批判性思维,都可以翻译成“想想这句话到底对不对”)。
IB喜欢写论文:IB在论文方面是非常变态的,实验报告像是小论文,还有经济分析论文,最终大论文。(我保证,大多数人比起写论文,宁愿考试写作业)
IB课程限制多,内容少,“深度”大:每每到这时候,我都会举出IB的一个对手:AP。IB拼了命学,所对应的大学学分也只会有20个以下(一学分就是大学一学期,每周上课一小时的量,15~20是大学生的课程的标准量)。AP或许能达到30(如果是个大佬)。当然,有人评价说IB这点是个优点,就是学习内容有上限,不至于让中等的学生太难看(因为AP可以选很多的课,中等学生和最强之间的差距很巨大)。
其实大学也并不是所有课程都要求学生“思辨”的,很多也就是写无脑论文(无脑论文就是总结、应用、分析等等,不需要自学新内容就能写的)加上考试。然而IB在论文方面,极尽要求学生创新,而且指导又比较少,刚开始就会有。初中刚毕业去写论文,而且还是语数英都要,再加上“你感兴趣”的三个学科。这也是为什么IB体系的学生补习需求更大的原因,学生想要提高成绩的难度比其他其体系更大。
ib课程内容
IB课程主要有两个部分构成:3个中心课程(CAS、TOK、EE)+6组学科项目(母语、外语、数学、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、艺术),每一门课程又分为高级课程和普通课程。学生需要修3个中心课程和6个学科组。1-5组是必选类别,每一类都要选择一个科目进行学习。第6组课程艺术可以选修,不选艺术的学生需要在前面5组中再添加一个科目。每个科目分为HL(HighLevel)和SL(StandardLevel)两个难度级别,满分都是7分。IB做为一个高中课程,尽管是在2年内完成,但知识本身也已经是很大的挑战了,而相同量内容的学习在大学,则是一个学期13周的事情,所以IB跟大学学习的挑战不尽相同。IB语言类课程,以法语为例,如果达到7分,对应的水平大概是欧洲的A1,也就是应付日常生活没有问题。
参与IB文凭项目的学生要获得文凭,在两年里要从6个学术领域的学科板块中选择6门课程进行学习,并通过考核,还要完成3项必选拓展课程。由于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的关系,课程分为高级(High Level,简称HL)与标准(Standard Level,简称SL)两个层次。
课程板块:
第一板块:语言A1与世界文学
第二板块:语言B(母语以外的现代语)
第三板块:个人与社会学(历史、地理、经济学、哲学、心理学等)
第四板块:实验科学(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设计、环境系统等)
第五板块:数学(数学高等级、高等数学标准等级、数学研究、数学法)
第六板块:艺术与选修(美术设计、音乐、戏剧艺术等,或第三种现代语,或从第三组、第四组中再选一科,或高等数学标准等级)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内容,详细了解私信小编!